侯门纪事

淼仔

首页 >> 侯门纪事 >> 侯门纪事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和竹马睡了以后 艳福不浅 绝色神雕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情迷苗寨 神级强者在都市 放下心中女神选择占有欲超强青梅 我在四合院里有小院 无限影视,从流金开始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侯门纪事 淼仔 - 侯门纪事全文阅读 - 侯门纪事txt下载 - 侯门纪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一百零一章,愿聘宝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乱的人流,不见得像真的河流洪水,但人在其中随着而走,或者是在卷走时摔倒,就半摔着让卷走,再或者就是让踩脚下面动弹不得,这样一般性命都不好说。

宝珠再看时,方姨妈已经不见。

而她的心情,还在袁训和自己身上,余伯南卷走尚且不能担心,何况是方姨妈,只是知道有这件事就是。

她的心,又在余伯南身上转动后,为他默然祷告几句,心中就升腾起更多的思绪,如烟如云,似雾似风,又有几句悠然心中。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就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是元代徐再思的折桂令,名叫春情。

以春情命名的诗词或曲,闺阁中是不应该读的。不过宝珠无父无母,认字时并不是为看这个的。先开始认字是为以后能看帐本,后来有玉珠这个书呆子,宝珠是跟着学的,然后领略到阅读的兴趣,又可以消除闺中寂寞,总不能没事儿就搬着针指,再就学习做菜,就拿认字看书当个调剂。

而这首元曲的书,还是来自于玉珠。

玉珠沉醉其中,就和宝珠聊上几句,宝珠爱词藻优美,又好奇相思是什么东西,然后一念之下,就记在心中。

这首折桂令,也的确优雅上口,惹人喜爱。

此时,相思不打招呼,自己出来。

这种,还不能称为完全的相思。

相思,是指对没见到情人的思念。此时宝珠,还在袁训身边。

但宝珠切切实实的相思了,在她一直好奇诗词中的缠绵相思时,在今天她终于知道什么是相思。

这种咫尺天涯,却深受相思之苦的剥离感,让宝珠心中大痛。她喜欢上了他,而他却不知情,这种,也叫相思对不对?

她错了,她也许错了……

她亲眼见到祖母背井离乡的出嫁,一个人苦熬苦守。她就不愿嫁到京中,因她没有父母,在京中也没有亲戚,一旦嫁错了人,别说撑腰出气的人没有,就是说话诉苦的人也没有。

在这一点上,宝珠想的本是对的。

但事态的发展,全然不由人做主。打动宝珠心的,是袁训的保护,他坚实的手臂,他宽阔的胸膛,还有他此时正微喘的气息,没有一处不带给宝珠强壮的力量。

宝珠没有父亲,从小打心里渴望,且很多时候不得不早早的稳重,内心其实也缺失一部分的安全感。

而袁训在此时,完全填补宝珠的那点儿缺失感。

相思来时,身似浮云,心如飞絮。宝珠反复在心中默念,她的泪珠儿就越发的滚滚,心里就越发的缠绵纠结。

“还哭!”袁训大怒!

他对于后面受挤的压力可以承受,但面对宝珠的泪水哒哒,竟然生出心疼之感。他双臂撑墙,不能为她拭泪;他竭力挺起身子,怕一泄气,自己都压到宝珠身上,就不能松泄。这种不能哄不能动不能分心的时候,宝珠没完没了的流泪,袁训气不打一处来,唯有怒吼。

宝珠就哭得更凶:“你这么凶?”这么凶,反而更喜欢了怎么办?

她要的就是能顶天立地,保护家人的男人。还要他是中气十足,威武强壮的那种。面前的袁训,更加的符合。

当然他小生模样,威武强壮上还差了一点。但此时给宝珠感觉,是相当的威武和强壮。

“哼!”袁训怒哼。

“哧!”宝珠吸吸鼻子。

“真脏!”袁训鄙夷。

宝珠也大怒:“再说我拿你衣裳甩鼻涕。”

“你甩你收拾!”

“轮到我收拾?!”宝珠伤心的不能自己,把头深深低下去,发上首饰触碰到袁训的胸膛,而她此时,才看到袁训身前衣裳有破损处。

这是刚才让挤的。

宝珠茫然的悲伤着,心头软得如春江水。但春江水还知道流向何处,而宝珠的心,却无处可收。

症候来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此时长街上,花灯依然是明的,经由宝珠泪眼而成了半昏。十五的月儿,今天本就半明,有丝丝云彩遮住。

这是什么症候呀,直叫人想依偎着他,想近了他,不忍离开他。可……明天就要离去!

心上如有无数重石滚木,尽数砸下。宝珠最后只会无声的落泪,全然不管湿了自己衣裳,也有一部分滴到袁训的衣角上。

耳边的哭叫声,全朦胧得听不见。宝珠能听到的,只有袁训的呼吸声。当呼吸声猛然一远,宝珠下意识的抬起面庞,见袁训松口气,正在整理他的衣裳,同时安慰地道:“好了,总算过去了。”

宝珠呆呆怔怔,让后面的红花叫醒。“姑娘,我要出来!”宝珠这才醒过神,往前走上一步,陡然见到满眼是血。

街上刚才还是热闹繁华,处处是欢声笑语的人们。现在则是横七竖八躺着伤者,有些呻吟着爬起,有些血流不止,有些一动不动。

一群带刀衙役们大步过来,叹气:“今天可怎么收拾得完!”余大人的轿子也过了来,都顾不上看路边活着的还有谁,他是气急败坏:“把全城的大夫全找来,治伤!快救人!”

他今年的政绩,眼看着离飞不远。

一个衙役上来说几句,余大人厉声愤怒:“去找,快去找!”我的儿子!他没有注意路边背对着他的袁训,也没有见到腿软的宝珠。

留下几个衙役清理这里,这一行人飞快离开。红花也走出来,扶起不敢看伤者的宝珠。宝珠哆嗦着还在问:“他们要不要紧?”不忍心问出死这个字。

袁训瞅着像走路都难,面无表情用一只手臂在宝珠腋下一撑,单臂把宝珠撑起来,另一边是红花,很快走出这条街。

一出街口,就把宝珠一放:“可以自己走了吧?”

宝珠听听还是那么凶,一生气,腿一挺,直了,噔噔走出几步后,回身噘起嘴:“汤圆!”

“你还吃得下?”袁训怪问。

“头一回走百病,长这么大头一回!”宝珠*回他。

袁训也没有父亲,这句话他忽然就理解于心。本来是打算带宝珠对坐小轿的地方,现在转个方向,淡淡道:“走吧。”

……

豆绿色的旧帘子,上面带着洗干净后,但还存在的污渍。四方的八仙桌,在烛光下泛着油光,不知道是伙计没擦干净,还是这油擦不干净。

四条长凳,旁边站着红花,正弯腰拿块抹布没完没了的擦。宝珠在她身后,一脸的新奇,不时的催促:“我可以坐了吧?”

这是一家酒楼的雅间,临街。从楼栏杆处往下看,对面有一家热气腾腾的铺子,幌子上写着几个大字:“秦记汤圆”。

汤圆店在二道街上,没有受挤,反而坐满劫后的人,和没受过劫的人,正在或后怕,或认真的谈论刚才那件事。

袁训带宝珠走到这里后,汤圆是不错的,但宝珠是不能坐在这里。对面是酒楼,就要了一个雅间,打包三碗汤圆,现在袁训手中拎着。

雪白的汤圆,皮薄如纸,隐约可见汤圆里包着的馅子。一碗里数个,乌黑的是芝麻,紫红的是果酱,黄色的是桂花。

宝珠手扶着碗,和袁训对坐。红花也有一碗,也快乐的把刚才的事忘掉不少。她要站着吃,宝珠让她还是坐下吧,红花就缩着肩膀坐在下首,认认真真的吃着,并不敢抬头,好似在表示自己完全不存在。

因为她的主人们,正在谈话。

见过满街的血,宝珠还吃得下去。是相思把她围住,心事反把她包住,那满街的血在她心里还是隔出来一层。

她当时虽害怕,因不忍就此回家,一回家就要离开袁训,而夜已深,明天袁训就要离开,她为多呆上一时,赌气般说出汤圆。

本以为自己吃不下,但远远见到铺子上蒸腾的热气,和里面的人声鼎沸。这街上也有几道精致花灯,虽不是最好的,但过年气氛一下子回来,而宝珠一下子有了胃口。

她被妥当安排在这雅间中,更对袁训有所依恋。

看,有个这般的哥哥,或是有个这般的人样样都好。吃碗汤圆,他也肯花上心思,不肯让宝珠抛头露面于人前。

对于古代闺阁女,抛头露面在人前,有时候比死了还让她们不能接受。

现在,灯又半昏了,往楼外看,月又在半明。宝珠手中动着小调羹,一个汤圆下肚,外面食物说不出的甜美香润,宝珠的话就冲口而出:“初一你若肯对我好些,我有好些话要告诉你。”

“哦,”袁训慢慢吃着汤圆,他并不饿,不过陪着。

“现在说吧,”他道。

“表兄你一表人才,”

袁训尖锐的抬眸,眼风直插到宝珠心底。大有你再这么说话,我可不会干听着。

宝珠就嘟嘴,停下手中小调羹。而低头的红花,感觉姑娘受窘,她是必帮的,忙道:“这是真的,姑娘背后也说袁表公子一表人才。”

袁训哭笑不得,这一对主仆要娶回家,还真得好好管教。当主人的不管说什么,当丫头的马上跟上。

而目前来看,陪嫁丫头是少不了这红花。

宝珠涨红脸:“没有!”谁在背后谈论他。

因有情,而更怯。若无情,也许就笑得狡猾狡猾的,应一声:“是啊,你看红花都作证。”

红花傻了眼,很弄不懂姑娘意思的她眨巴着眼,最后陪个笑脸儿,低头再对汤圆。我吃我吃,我红花不在这里,我在汤圆里。

冷场片刻,宝珠话到嘴边怎么会忍,慢吞吞再道:“就是冯家姐姐啊,冯家表兄还记得吗?有四少有五少有六少,”

袁训马上想到那最稚气的六少,射箭时跟着自己后面嚷:“我虽不如你,那弓给我拉一下,”袁训当时怀疑他是否能开。

简直一小不点儿。

“哦。”他淡淡,搅搅碗中汤圆。

宝珠马上毛树多高:“你再这么说话,我就……”

袁训又犀利的瞅过来,宝珠这一回更炸毛,话索性全出了来:“冯家姐姐啊,一表人才,”

袁训轻笑:“哦,”

宝珠狠瞪他一眼,你就会一个字的打发我!“冯家相中袁表兄,要请祖母做媒呢。表兄若再呆些时日,总是必成的。”

古代闺阁女,也羞于直提亲事二字。也不能提,让人说不好。

袁训就逗她,明明听懂也问:“什么必成?”

“就是冯家姐姐,都生得好,又贤淑又可亲,”

红花动动头,很想再帮上一句。奈何才一抬头,就见到两个主人四道眼眸射过来,全是一个意思,吃你的汤圆!

红花再次吃汤圆,对着汤圆眼里只有汤圆心中只想着它。

“哪一个生得好?”袁训笑笑。

“都生得好,”宝珠一脸诚恳。

“生得……哦,好就好,”

“她们全是从小就会念书,而且不会在人前夸奖自己,”

袁训马上想到玉珠,玉珠表妹是个标准书呆子,最喜欢和别人谈论诗文。这是古代人的眼中,也是件怪事。

就是李清照等的大才,虽有几个著名文人诗词来往,也是在她成亲后。

“她们呐,持家也是一等一的,”宝珠很是卖力,这种卖力其实为自己投石问路,想看看袁训是不是能相中本城女。

万一袁训一不小心相中冯家,宝珠却没想这么多。

袁训晒笑:“你怎么知道?”持家你也能知道,难道冯家那家,是冯家的姑娘们在管。

宝珠瞪起乌溜溜的眼:“我就是知道。”

这样子又可爱上来,袁训心头微动,想到刚才宝珠身上的香氛,那味儿带着处子香,还绕在心头,看来绕上三天也不会断。

两个人没贴,却很近。宝珠能让袁训的气息魅惑,袁训也一样闻了个饱。

由想到那处子香,就又想到刚才的劫难,和宝珠的泪眼儿,袁训不想再让宝珠不高兴,就不和她吵,低头吃了一个汤圆。

对面的那位,却还没有住的意思。

“冯姐姐啊,”

袁训都想捂耳朵。

“……。是了,还有冯家大伯,他在京里当官,他文采很好,你要中举吗?可以去请教他……。”宝珠滔滔不绝,把冯家的优势一一尽列,间中,居然还没有忘记吃汤圆。

冯家大爷,袁训是见过一面,或是说会过的,知道有这个人,知道他在哪个部门。他随意想想,然后再也受不了宝珠,就噎她:“还有吗?”

就这点儿能耐,在我眼里又算什么。

“还有冯家姐姐……。”句句不离的是冯家姐姐。

袁训也火了:“她除了又亲切又贤淑,还能有些别的吗?”

“还能给你一堆的姨娘享受!”

雅间内寂静无声,宝珠泪珠在眼睛里打转转,她都说了什么!姨娘,享受,这些都不是她应该说的,这下子好了,从此让他看轻,估计再也翻不了身。

好吧,永世看轻就看轻吧,反正早打算好,以后再不对他拜年。

红花就尴尬了,她把头更低,肩头更缩,红花不存在,红花不在这儿。

红花都知道这样的话不好,何况是袁训。

袁训铁青着脸,好一会儿才忍下去。见宝珠可怜兮兮的悄悄抹泪水,火气这就尽消。

“你不喜欢姨娘?”袁训打开僵局,且打算问个明白。

宝珠嗓音儿低低:“不喜欢!”

以宝珠古代闺阁女的身份来说,这是件稀奇,且会让有些人觉得大不违的事。

夫家的姨娘,对女主人来说,有如夫家多出来一只猫,猫有时候也搔人,但还是一只猫。得宠的猫可以比儿子孙子都喜欢,但没有人权,或人权不多,只有猫权。

有些朝代,姨娘可以买卖。有些朝代,以妾为妻,丢官判刑。

当然在丢官判刑的朝代,也有宠妾比天大,甚至灭妻之人。

但姨娘在古代历史上的整体地位,人权缺失。

未出嫁姑娘们的学习中,不仅是女红厨艺,中馈里,也包括管理一切管事丫头等,包括人猫。

宝珠能有这么大的愤慨,还是与她的经历有关。

在她很小的时候,祖母的脸色经常是难看的,有时候很严厉,有时候很不悦。但小小的孩子没有父母,能依偎的长辈,只有祖母。

“姑娘,老太太不高兴呢,千万别再过去了啊,”卫氏轻柔的嗓音,在小小的宝珠耳边回荡。这种话,宝珠小时候听到很多。

宝珠大了以后,也认字也看书,有些道理能明白,就问卫氏:“祖母是我嫡亲的长辈,和二婶儿三婶儿不同,她们到底是隔房的,祖母怎么会不喜欢我?”

追问得多了,卫氏苦笑说出:“姑娘您呀,您的亲祖母是这府里的姨娘,您不信,看看您和大姑娘三姑娘,长出三个样子来,没有半点儿血缘亲的模样。”

从此知道有姨娘,且知道姨娘不好,不讨祖母喜欢。

心中这些积的多了,又问:“为什么姨娘不好?不过是个服侍的人。”祖母为什么不喜欢?祖母连外面铺子一年收多少银都心中事先会有数,银钱尚能管好,何况是一个侍候的人。

卫氏当时不知是什么心情,叹口气:“那是给爷们享受的,女人怎么会喜欢?”

从此又知道享受二字。

于是姨娘等于男人的享受,但是祖母之流很不喜欢。

安老太太在安老太爷在世时,未必就和姨娘置气。她娘家的势大,哪个姨娘敢和她过不去。但中年丧夫,苦守寡居,膝下无亲生子,虽有三个孙女儿,还要指望她教导养大,每每思念亡夫,再见到三张旧姨娘的面庞,她能有好脸色才怪。

到孙女儿大了,各有可爱之处,老太太又上了年纪,需要考虑养老的人,虽还刻薄,但心情大不一般,这是有的。

宝珠内心这一层的烙印,由这件事而来。

她据实而说不喜欢,此时还没有想到自己身上。但袁训愣上一愣,似乎在想些什么难办的事,然后把话题岔开:“还要汤圆吗?我再去买。”

“不了……”宝珠把最后一个吃完,取帕子抹嘴,又道:“冯……。”

“有人观灯吗?”袁训板起脸。

宝珠乐飞飞:“还能观灯?”她吃得正舒服,再去看会儿灯倒真不错,好歹这是她头一回出来观灯。

袁训指指外面:“你听。”

外面有人说话,嗓门儿还不小。

“余大人今年真晦气,不过听说没死人。”

“没死人,他的官就保得住。听说余公子也找回来了,余公子出的主意,说安抚民众,城头上有灯,还可以去看。不过现在能回家的全回了家,谁还敢去看?”

“那我们去看看吧,娘的,喝了酒压了惊,再想想我灯还没有看好,”

宝珠又一乐,余伯南也回来了,方姨妈,她现在想不起来。

没一会儿,三个人下楼来,袁训问过宝珠说不累,就慢慢的带着她往城头上去。

“表公子,可找到你们。”

没走多远,斜次里奔出孔青和几个家人。北风呼呼,孔青却满头大汗,颇有狼狈之样,可见他刚才有多担心。

“老太太已知道,在家里急得不行,后来大姑娘和三姑娘、钟表公子、阮表公子、董表公子都找到,只有袁表公子您和四姑娘找不到,老太太已急得在哭,”

袁训啊地一声,有些歉意:“这是我的不对,我忘记让人去说。”他身边也无人可派,一个红花年纪小小,深夜让她一个人回转,也是有危险的。

孔青哪里敢怪她,只是庆幸:“找到就好找到就好,”又笑:“表公子您的老家人顺伯,他拍着胸脯说四姑娘和您在一起,一定没事,老太太不信,见不到你们就是哭,果然顺伯说的对。”

又问:“现在你们哪里去?”

宝珠也大为内疚,就道:“我们不观灯了吧,去见祖母让她安心。”

这两个人脑子晕晕的,都对对方有流连之意,又劫后街上走动总是不易,等衙役们清理街道又需时间,又手边无人可派,竟然把老太太没及时想到。

“四姑娘还要观灯?大姑娘三姑娘在城头上呢。”孔青这样道。

安家的姑娘们出门不容易,掌珠玉珠都一直处在安全地方,让人从容去知会祖母,说表兄们在请祖母和母亲放心,然后由着年青人的没心没肺作主,当然她们各有心事也在其中,等人不乱后,看看离城头近,依然去观灯。

好了伤疤就忘记痛的人,大多是年青人。

那宝珠也还去观灯了。

城头上姐妹们重遇,掌珠和玉珠都很开心,都说吃过汤圆,又说表兄们护持得力。宝珠暗想幸亏也吃过汤圆,不然岂不成了一年的心病。姐姐们必定会再说吃汤圆的事,自己要是没吃,还不难过吗?

而护持得力,又有谁像刚才的袁表兄那样,对自己护持有力呢。

看他衣前破损肉眼可见,宝珠犯愁,怎么得今天晚上为他作一缝补呢?

灯很好,冲淡宝珠的犯愁。四镇八乡有人来支援余大人,帮他维持,姑娘们在城头又看了一回,下来上轿,径回家中。

安老太太带着邵氏张氏,在二门上倚门相望。姐妹三人这才后悔,不应该不早回来。老太太却没怪她们,因为当年她也这么干过。

什么叫年青,大抵有这样的举动。

姑娘们都算受到惊吓,各房接回,早早安歇。宝珠的惊心动魄故事来不及讲,怕当天晚上说,又吓到祖母和两个婶娘。

直到睡下,宝珠才一怔重又坐起。卫氏伴着她,让她吓得一惊:“姑娘做噩梦?”

“不是。”宝珠再睡下,是她想到袁训的那件衣服,没有让红花随即取来,如果取来,当晚缝补熨干,明早还能送回。

离别,就在明天。宝珠默默流泪,一夜无眠。

……。

赶路的人起得早,五更天过,表公子们起来梳洗,老太太那边也打发人来说,老太太也起,特意起个大早,与他们再好好团聚一顿早饭,然后打算出城为他们送行。

表公子们回话说不必,说进京有日,不必劳顿。

他们着装完毕,都不出去,都盯住袁训。

冬天的天色,亮得晚,房中还有烛火。红烛下,袁训取出一个有年头儿的绣囊,空的,放在几上。

再当着兄弟们的面,解开衣领,从内衣之内,扯出一个红绳系的玉来。玉很小,虽圆润却不是上品之物。图案是雕刻出的一只蝉。

袁训解开红绳,把玉蝉取下,握在手中,轻轻一分,玉蝉分为两半。合起来时,是一只卧蝉。分开后,就成了两只蝉的侧面。

上面还各有孔眼,可以穿系。

“真是精巧,”阮梁明等人见过袁训贴身有这件东西,却没想到还能分开,分开后依然完整。

“这是家父手雕,”袁训这样道,把其中的一半重新系好,挂回脖子上,另一半装入绣囊中,拿在手上,往老太太正房去。

钟氏兄弟等人没有八卦的跟去,想他和姑祖母必然有话要说,就目送他走出门,大家对视而笑:“我们的见面礼,总算可以送出去。”

老太太见袁训进来,并不奇怪。她围着一件皮袄子,眯着眼笑看袁训送上玉蝉:“我愿聘宝珠,请姑祖母成全。”

房中再无丫头,老太太自己收下,亲口允以亲事。

宝珠姐妹今天也早早来请安,宝珠双眸红润,别人都以为她受到惊吓,都有体谅。独袁训很想安慰几句,或暗示她几句,又苦于今天找不到单独相处的时候。

安府随后就进京,行程不定,是打算开春后路好走即刻成行,安老太太就听从表侄孙的话,只送到大门以外。

宝珠忽然就稳重了,一反年初一的俏皮。

现代的人在心爱的人面前,会表现得幽默调皮活泼机灵。古代人在心爱的人面前,唯有稳重安宁温柔等。

宝珠似一夜大了好几岁,又有些像以前的宝珠。

她本待不哭,又怎忍住。姐妹们一一拜别,掌珠要阮梁明不要忘记答应进京后带她游玩,玉珠让董仲现不要忘记,答应的进京后有古书借阅。她们都有了泪,宝珠哽咽着拜别袁训时,就无人起疑。

花脸猫又出来了,袁训还是不能多劝,也无有暗示。他扶起宝珠,怔上一下,把她交到卫氏手中,一言不发转身上马。

在马上他再看过来一眼,这一眼和宝珠对上,这一眼看清宝珠的悲痛,袁训才道:“孩子气!不是还进京来的吗?”

“四妹妹,我们随后就进京去,不要再哭。”掌珠和玉珠各顶着一对红眼睛,还来劝宝珠。邵氏张氏都落泪,独老太太满面笑容,让他们早早上路,当晚早些安歇,不要宿荒野,早寻宿头,早早归家。

在这里送别的,还有冯家等人。大家见这一行人离去,都挥手告别。余伯南等人是送出城,余下的人在安府又陪坐片刻,冯二奶奶谈及她今年也要进京,理由是京中大伯许久不见,公公惦念。

这样到下午,安老太太才让人叫过宝珠来,细细地问她昨天受的什么惊吓,宝珠对着祖母一一说完,老太太微笑:“可怜见儿的,把我孩子吓成这样。给你一个东西压压惊,你好生戴着吧。”

取出玉蝉,亲手给宝珠系好,让她解开衣扣,放下内衣之中。

当长辈的这样吩咐,宝珠以后一般不会取下。她不明就里,以为和祖母以前给东西一样,没放心上。

回房去,见到桌上有东西,原来是表兄们给的。四个人四份礼物,合在一起给,就看不出给的人只有四个。

有精巧的扇坠子,穿宝石的流苏等等。

礼物是不错的,但姐妹三个人都在房中怅然。

掌珠对着礼物翻来翻去,这哪一件子会是阮表兄给的?真真可恨,竟然放在一处送来。

玉珠犯了小性子,一个人打着把青纸伞,在雪地里走来走去,想董家表兄真真无情,礼物中竟然半点儿暗示也无有,也罢,自己作首离别情绪的诗吧,也解解自己心怀。

宝珠则垂了半天泪,她也把礼物看了半天,就更难过。说难过,又不能怪上袁训,他并不知道自己忽然生出的心事。而自己,一直坐井观天,没把一表人才的表兄好好打量,等到心事已生,形势却已太晚。

怎么办,怎么办……。

再进京去,假如多出个表嫂,宝珠想自己又是什么心情?

表公子们走后的好几天,安府都陷入一种莫明的情绪。就是下人丫头们,也都有闷闷之感。安家太闷了,来了几个客人,又倜傥,又谈吐高,让全家心情都喜悦。

他们一走,唯一不变的,就只有安老太太。

邵氏张氏虽难过,但余后天天有女眷们来做客,把表公子们说上一通,又恭维两位奶奶要进京,进京不愁女婿,两个奶奶还算是开心的。

姐妹们没难过几天,正月就出去。二月里雪水早化,官道上路渐好走,新绿初吐,嫩芽也发。头一个掌珠开始忙碌,她要帮着祖母料理进京的事。

第二个玉珠忙得不行,她忙着看书,写诗,好送给董仲现,再让他看看自己这几个月里,学问又进益了。

宝珠也一样的忙碌,红花更是小短腿蹿个不停。一会儿当差,一会儿不知钻到那里找不到她,半天后回来,就能说出一通的大姑娘带的什么行李,三姑娘又装了哪些行李。

二月底,京中有大船到,来了十几个大汉。全城的人都看得清楚,安府哪里是进京,分明是搬家。

一天一只大船的走,一气走了十几只大船,足的走了十几天。船上都有帮忙的人下来,一看全是军中大汉,气质分明,力气十足。

占着个码头,每天安家的船不走,别的船都不敢走。

女眷们装着拜客,每天回来盘算安府又空下来多少。

最后一天的晚上,邵氏和掌珠回到房中,都累得快要倒下。母女洗过,同床而卧。掌珠就要睡去时,听母亲轻唤:“掌珠,你不觉得奇怪吗?”

“什么事儿怪?”掌珠打个哈欠,天天把她累得够呛。

“就是你祖母,前几天还笑容满面,这几天反而总有心事。”邵氏现在不但把婆母顶在头上,还时时观察。

掌珠不以为意:“很多年不进京,在想以前的事吧?而且祖父的坟在这里,祖母就要离开他,能不难过?”

这话触发邵氏旧病,让她面上一红,忙又道:“可是祖父牌位带进京,有牌位就等于跟着我们进京了。”

不但安老太爷的牌位进京,就是三位爷的牌位也带进京。这老太太明显是不想回来,也不想让邵氏张氏回来。

“我和你三婶儿不答应,看你祖母这几天神气越发的不好,坐那里一发呆就是半天,回话也嗯嗯啊啊,又像回到以前那模样,我和你三婶儿私下说了,我们不把东西全带走,各留两个家人看着,在京里要受不得你祖母的气,我们还回来。”

邵氏心有余悸,她和张氏是大着胆子提出丈夫牌位不走,原以为老太太会发怒,不想她竟没多说,就答应了。

但老太爷的牌位,却由老太太作主。

掌珠又累又困:“祖母累的吧,我也累,这几天谁不累?”

另一间房里,张氏也在问女儿:“你没注意祖母这几天不对,像是不乐意回京,又像是回京有什么不开心?”

玉珠对祖母,一样没有母亲的敏感,她也累得够呛:“没事儿,哈欠,舅祖父接我们的人都到了,那态度多恭敬啊,祖母哪有不开心,我累了,哎哎,青花儿,再起来看看我的字贴,我用心写的,可在行李里?”

青花又细细碎碎摸了一回,说带着呢,玉珠才放心睡去。

这个疑惑,张氏也只能存在自己心里。她是一样的主意,幸有陪嫁家人,还有两个本房心腹人。进京后要是不好,还带着玉珠回家来,不用老太太打发人送,一样能回。

天色大亮,安府大门早开,送行的人一长串子,余夫人本不想来,让丈夫催着来。她来到以后,头一个遇到的就是最不想见的人。

方姨妈包着头,这回真的是包着头。她在观灯那天,坏心没起成,倒让人踩了好些脚,头上破了好几处,让人送回来养伤。

老太太还照管她,但安府举家进京,就问方姨妈去不去,方姨妈没有办法,只能跟去。在别人看来,是老太太天大的福泽,在方姨妈来看,世事逼迫,她不得不如此。

如此不反省,也没有办法。

掐着钟点儿,安老太太出了门。早几天已带着人给安家爷们上过坟,说过离别的话。此时,她抱着丈夫牌位出门,身后服侍的不是梅英等人,是京中来接的几个婆子,都穿戴不差,首饰满头。

孔青随行,留守的家人在大门上送别老太太。大半城的人跟在安府车轿后,往城外码头上去。

人上船,随行车轿也上了船,这样子,怎么看怎么是决绝的不再回来。

船上十几条大汉插手而立,安府众人在船头招手,大家互道珍重,听水声划动,船在初春的明媚中,缓缓离去,驶往顺水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御女天下 猎艳谱群芳 名门艳旅 山村情事 田野花香 仙剑御香录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北派盗墓笔记 开局反派跟班,只剩半章寿命 曼陀罗妖精 穿成马甲大佬的妹妹 快穿之拯救深情男配 都市女儿国 都市花语 天域丹尊 抗战之红色警戒 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 重生之都市狂仙 窃玉生香 
经典收藏御女天下 仙剑御香录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好色小姨 曼陀罗妖精 娇艳异想 都市花语 江湖有鱼 重回1982小渔村 这个明星很羞涩 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 天龙神主 创造农业奇迹 重生风流富豪,从强吻校花开始 四合院:你们越激动我越兴奋 香江大亨传奇 我的奶爸人生 神仙三爷是个妞 四合院之我有超级人脉 天魔极乐 
最近更新江晓白的成长之旅 女相纵横蓝星村,蓝星从此乱纷纷 悸动的心跳胜过千言万语 凡人修仙外传 暗夜守望者 重生回到1984年 系统,你给我拿错剧本了 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 外甥把我曝光后五位大小姐找上门 我才不要和美少女互换身体哇! 入狱八年,财色兼收,战力无双 全民觉醒:开局只能召唤小虫子? 我只是学习不好,但我不是坏孩子 满级猎户:养妻活儿兼狩猎天下 战神叶尘 系统来了,看我的 穿到红尘逮天神 1949璃院繁星 仙尊归来,再不上学就迟到了! 回归豪门后,和前任姑姑闪婚了 
侯门纪事 淼仔 - 侯门纪事txt下载 - 侯门纪事最新章节 - 侯门纪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