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风云录

来不及先生

首页 >> 汉室风云录 >> 汉室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 辛亥英雄 寒门状元 逍遥小贵婿 特种兵穿越成古代文武奇才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神话版三国 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 京门风月 三国:瞒不住了,我被蔡文姬曝光了 
汉室风云录 来不及先生 - 汉室风云录全文阅读 - 汉室风云录txt下载 - 汉室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重用降臣起哗然 优势已具却显疲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小标题:刘邦重用降臣起哗然,关中吃力诱发隐忧

这种对和平日子的期盼,不只是在汉军中弥散,楚军中亦有,只是陈平将这种期盼的气息在汉军中进行无限放大。

持久战最考验耐力,这点陈平心里很清楚,他通过暗战在不断瓦解楚军的内部,不过遇到很强的阻隔,那就是钟离眛。

如今钟离眛在荥阳一带驻守,广武军中走暗战,陈平再无敌手。

在得知灌婴降下彭城且俘虏项佗的消息,第一时间来向刘邦禀报。

听闻此消息,刘邦不喜不忧,反而一脸平静,心中思考,开口道,“立刻回令灌婴,不可乱杀一切项氏子弟;楚上柱国陈婴,乃反秦先行者,为人信谨,需善待。”

言毕,刘邦趁机询问陈平,“先生以为上柱国陈婴当如何待之?”

对陈婴的了解,刘邦只是停留在那位与项梁共同拥立楚怀王熊心的陈婴层面,他见过陈婴,知道其人信谨,

但数年之后,他不知道陈婴有没有变化,或者说有多大变化。

刘邦对陈婴了解并不深,陈平曾在项氏麾下做事,对陈婴的了解会比他自己了解的多,故而在决定彭城降臣如何处理时,优先想的是陈平。

是全部押送至广武来和项羽换人质,还是别的处理,刘邦很慎重,他需要了解麾下人的想法。

尤其是从楚集团出来的人。

陈平略微思量道,“善待之,乃忠臣,如用之,则功臣。”

刘邦点点头,欲下令使灌婴拜陈婴为汉庭将军,诸将坚持认为此举太过风险,尤其曾盘踞南阳的王陵道,“陈婴为楚臣久矣,南方,尤其豫章、浙江一带为楚发源之地,其入江东(长江),如鱼得水……望大王谨慎行事。”

王陵是个直性子,少文任气,眼见刘邦将一员楚国重臣放到江东去,那里是项氏起事之地,这等于放虎归山,万一再闹出一个小山头,很多努力岂不白费。

王陵的见解得到不少汉将的认可,灌婴率军征战,死伤无数,才定淮南流域的南海郡之南,也可以称之为江北(长江)流域,

而江东(长江)流域更为富庶,是西楚的重要粮仓之一,岂能拱手让给一个降臣管理。

刘邦在两种意见中思考,最为了解江东,能稳定江东的肯定是西楚里的重臣,

要想镇住南方疆域,使西楚的发源地成为大汉的粮仓之一,只是靠着武力震慑是不够的,还要配以合适的政策。

事事都靠汉将,力量太过分散。

如果任何地方都靠武力扫除,这楚汉之争何时才能平,天下纷争要想平,心胸就要足够大,

至少要将那片区域上的子弟当做汉子民方可。

刘邦静静的听着他们的分析,直到声音消失,刘邦开口道,“速传寡人令,拜陈婴为江南将军,协助御史大夫灌婴稳定江淮流域。”

刘邦果断下令拜其为江南将军(长江以南,包括章、会稽、庐江郡一带;章、会稽又可称之为江东,后世的浙江一带),

将西楚本来就有的南部区域和西楚吃掉的黥布曾经的区域,收归大汉。

黥布的淮南地盘是被周殷辖制,也就是归于西楚,只是现在被卢绾、刘贾逐一平定,还围困寿春很久,

黥布说来也很奇怪,他没有急着南下收复自己的地盘,反而不断的骚扰淮北。

在项羽的老窝地带折腾!

咱们言归正传,刘邦给灌婴的回信很快传到彭城。

此时尚在彭城外郭内的灌婴正在和诸将商议接收的事宜。

彭城出降后,如何能够牢牢控制住彭城,不再出现项声之事,使得灌婴不得不再渡淮北来击。

灌婴和李必、骆甲等诸将,以及刚击败项声而回的冯敬、华毋伤等将,经过商议,决定以降彭城、虏项佗之威,加汉之怀柔,招降彭城北面的诸城,

刻写一篇恩威并施的招降书,欲散发诸城。

在威上,翟盱自觉向灌婴请战,要求带领燕军打头阵,对付那些不愿立刻降者。

灌婴便使燕都尉翟盱为汉先锋,令丁礼、戴野率军随后向诸城宣示彭城已降,从汉有功。

灌婴的策略初定,便接到刘邦的传令简(竹简)。

得知刘邦欲拜陈婴为江南将军,如能定章、会稽郡封侯,如顺带还能将庐江郡扫平,可位列九卿,坐镇一方。

此消息一出,汉诸将不淡定,他们追随灌婴南征北战,西征东讨,立功十数,竟不及降将十之有一。

怎能不哗然,难以淡定,单宁认为汉王刘邦这么做太过风险,刘邦远离楚地战场并不知晓此地战况,

他主张灌婴当因地而行,可有选择性的执行汉王之令。

本身灌婴就有汉王刘邦给予的特权,在楚地以及淮南战场上,除却太尉卢绾、如今的齐王韩信(曾经的汉庭大将军)可节制外,他灌婴可以便宜从事,不必受任何人的节制。

看到这份诏令,灌婴已经猜到诸般结果,此次在淮河流域,南渡又北击,已经体会到这淮南的不稳定,

尤其是江东的章、会稽两郡,乃楚的根基之地,非兵力所能渗透。

使陈婴为汉将军南下助他,再合适不过,如此他可以抽出身,集中精力扫平泗水郡,彻底断绝西楚的后路。

使得项羽无家可归,此功必然可与正面战场匹敌。

灌婴果断采取刘邦的建议,还分兵给陈婴,这让单宁等老将百思不解。

汉四年的八月初(相当于后世九月),无论西楚后方,还是楚汉交锋的第一前线,都迎来第一个转折点,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汉从彭城大败后的弱势逐渐转变成今天的强势,自身也消耗不少,

关中的萧何一直兢兢业业,守住后方,输送粮草,很少主动写书信向刘邦诉苦。

在得到灌婴降下彭城的好消息后,广武的刘邦也收到来自萧何的诉苦信。

这是用绢帛书写的信件,刘邦看到后,眉头一皱,立刻对身旁的中涓石奋道,“立刻传寡人令,使群臣诸将即刻至帐来。”

石奋为人有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恭谨,对每个人皆是恭恭敬敬,只是不够言笑,有些严肃,不过他眸光在群臣诸将身上停留的并不长,很快就会停留在刘邦身上。

石奋的眸光看他人很锐利,一些战将见之则避之,可落在刘邦身上则很柔和,如水一样始终没有离开过刘邦。

只要在可见之处,必然精力皆落在刘邦的身上,见刘邦眉头一皱,他便使眼色令待女将几个可以充当传令者的寺人(阉人)唤来。

待刘邦开口,石奋已经将刘邦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下去。

效率在于命令传达的及时,石奋早已摸清诸将所在军帐,仅仅片刻诸将就汇聚在刘邦的大帐内。

刘邦道,“楚汉连年交战,关中曾有大旱饥荒,得蜀汉救济,百姓得活,虽有恢复,奈何关中精壮多出关征战,国库赋税不支,诸公可有良策,缓解此难。”

刘邦与项羽的对峙,至今虽取得优势,但也耗费巨大,三处大的战场,耗费不少粮草辎重,

即便后来韩信在齐地自给自足,然依旧使得关中萧条,国库空虚,故而萧何发言告之。

关中兵力和粮草辎重源源不断的输出,让关中看着像是一个虚弱美人,草原上的狼似乎蠢蠢欲动,这是萧何最担心的,也是诉苦的缘由之一。

单说大战场,刘贾、卢绾一个战场,灌婴、靳歙一个战场,刘邦自己一个战场还是最大的战场;

韩信、曹参是一个流动的战场,虽然现在自给自足,然之前耗费巨大;代地陈豨一个战场;

张苍、张耳一个战场,即便张耳为王后赵地现在自足,也有不少汉将在赵地、河内驻守,是个独立军团,消耗大汉后备军资,自己能解决的终究是一部分;

其余小战场不计其数,数年后,使得关中略显虚弱。

大汉后续虽然很给力,逐渐拖垮项羽,但也使得自己很虚弱,萧何第一次将关中的难处告知刘邦。

诸将对于这种如何筹集粮草辎重不断而又能安民之策,感到头疼,群臣中能够出复国强民之计者,也不多。

刘邦道出心中担忧之后,诸将反而不是很担心。

因为此时广武、敖仓之间的粮草储备足够全军吃数月,但项羽的粮草将尽,肯定耗不过大汉。

即便关中国库空虚,也不是很担忧!

不过每当此时,刘邦便会想起张良。

自张良身体不适而留在关中后,就一直协助萧何坐镇关中,没有在前线。

由于张良在关中的部署和计策,使得北方的匈奴未敢轻易南下。

张良不在,刘邦身边其实依旧不缺人才,但最能懂他的还是张良。

刘邦知晓萧何的性格,一般有多大的难处都会扛着,如今主动叫苦,看来关中后盾之力的确消耗有点大。

兵力多是好事,但也有另一个缺点,即粮草辎重的消耗非常巨大,数个战场都要输送粮草辎重,这路上本身耗损也不小。

率先开口的是樊哙,“此有何言论,唯有战,以战止损。”

刘邦没有说话,只是用眸光看向韩王姬信,以示询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明星潜规则之皇 男欢女爱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花都太子 驭房有术 都市花缘梦 魔艳武林后宫传 风流少爷 艳福不浅 绝色神雕 盲人按摩师 苏倩 封神夺艳记 步步生莲 都市猎艳天师 我都无敌了,要你这系统有何用? 穿越大周 异世无冕邪皇 踏星 道界天下 南宋第一卧底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我的谍战岁月 权臣 南明崛起 我的谍战生涯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杀戮成神,从北境边陲开始 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 红色警戒之小兵列传 逍遥假太监 错上妖孽邪王:一品无赖妃 美人迷城 长夜谍影 三国:从黄巾之乱开始 我是王富贵 重生之我成了冥王王妃 汉末龙蛇风云录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最近更新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 铁马乾坤录 大秦哀歌 穿越农门,我的身份竟是王府世子 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 雁断胡天月 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 穿越大宁,开局觉醒狱神系统 边军悍卒 三国之大将军王 水浒后传:九纹龙史进之龙腾天下 叫你来平定天下,你却征服全世界 我在异界做神棍 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 再见了,赵宋 三国:化身孔明,这次北伐要成功 南宋北中 误穿红楼丫鬟我来收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汉室风云录 来不及先生 - 汉室风云录txt下载 - 汉室风云录最新章节 - 汉室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