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今天有猫了吗

首页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抗日之铁血使命 抗日之不世军神 明末造反专业户 大唐闲人 明天下 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 回到明朝当王爷 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 史上最强女婿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今天有猫了吗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全文阅读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txt下载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章 西汉衰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但是这些律法,不论是对百姓的,还是对官吏的,统统都没有起到设立之人想要的效果。】

【在武帝后期,反抗的浪潮愈演愈烈,终于形成了巨大的声浪,在河南南阳、在楚地、在燕赵之地,起义军小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攻破城池,杀死官员,就连长安附近都有起义军的活动。】

【当然,彼时的大汉尚处于国力强盛的时期,朝廷的力量依旧稳固,这些起义并没能动摇朝廷和皇帝的统治,但是却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并且推动朝廷的政令的尽快转向。】

声音顿了顿,带着几分感慨的补充了一句:

【不过,燕赵之地实在是不愧盛名,慷慨悲歌之士,实在不少。即使过了无数年,即使不是秦汉,这个地方的勇士还是源源不断。】

李渊的眼角抽了抽。

燕赵之地……河北道,那可实在是个难搞的地方。

从秦末时期就是如此,汉朝时期也是这样,到了他的大唐……都过去千年了,那个地方的人还是不能消停一点。

若说是那些燕赵地区的世族地主们为了权力而反抗大唐,不愿意丧失手中的权力也就罢了,大家都是台面上的人,什么事情不能谈一谈?就算谈不拢,那打来打去也就是最后一步。

但问题是那些普通百姓——他们是真的一言不合就要掀桌子!

就不能多考虑一二吗,朝廷也不是什么残暴的朝廷,他这个皇帝同样也不是什么昏庸无道的皇帝——说实话,李渊自认为自己还算是属于体恤民心的好皇帝了。

别的不说,最少他是有脑子的人。有杨广的前车之鉴,他也有脑子,又怎么会搞出什么大事?

想到这里,他不由向一旁的裴寂吐槽道:“燕赵之地太棘手了,即使如今大唐能够让他们安分下来,也不过是暂时的情况……等到日后朝廷稍有动作让他们不顺意,那片地方就又会陷入动荡之中。”

但是,饶是李渊对大唐的未来无比看好,他也不能保证日后的皇帝和朝廷,就一定不会在这片地方出什么岔子——总得给人一点犯错的空间吧!

-

刘彻眼睛眯了起来。

如今的他尚处于盛年,对于朝堂的掌控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而,对于上面提到的自己搞出来的什么腹诽罪,他也不以为意。

——反正,天下的官员该知道的都知道,又能如何?

但是,对于自己统治后期出现的大量的农民起义,他还是上心了一些。

毕竟,大汉的天下的基石,确实是这些百姓,不论是从人口民力来算,还是从粮草来算,亦或者从赋税收入来算……没有足够的百姓,没有足够的人口,即使朝廷的统治还能够维持,那力量也必然会越来越小。

而会出现这样的起义-贼寇浪潮的原因,即使这东西没有提,他也能够推断出来。

多半是因为自己多次对外举兵,因此对内不断征兵、征收粮草、征发徭役、加高赋税等带来的后果。

当然,或许也有那么一点原因在于自己对于皇陵和宫苑等的修建。

——民力的承受有其极限,这是刘彻非常清楚的地方。因而,他一向都是选择极限地使用民力,尽可能踩到那个民力的最大值而不至于招致反噬。

刘彻从不觉得自己是什么仁君,不论是对官员,还是对百姓,他非常清楚自己的风格——他就是这样的强硬的最大化使用民力压榨官员的皇帝!

但是,后来爆发了这样的事情……难道是自己玩脱了?那个度没能把握好?

为什么会没有把握好?出现了什么情况,以至于自己要越过那条界线,过度使用民力?

搞清楚这个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好了,我们讲回西汉末年的情况。】

【西汉的明确衰败,是从汉元帝开始的。但是问题,早在西汉中期乃至前期就已经出现。】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土地问题。】

【纵观整个历史,很多时候迫使农民掀起起义的原因,都绕不开丧失土地这一点。哪怕在后来经济发展的王朝,人们除了耕种也还能找到其他生计,但是土地就是农民的根本,也是每一个百姓的根本。】

【西汉的法律之中,禁止官田买卖,但是民田可以自由买卖,并且可以继承。】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规定就成为了权贵之人不断扩大自己土地的重要方法,这造就了两个结果:】

【第一,自然是普通百姓不断丧失土地,乃至彻底失去土地,或是变成佃户,或是变成流民,求生无望,要么就此迈向死路,要么选择揭竿而起,来个最后一搏;】

【第二,就是地方大族的势力不断扩大,地方割据加强,对中央朝廷的地位产生了影响,削弱了中央朝廷和皇帝的权力,加上他们还千方百计逃脱赋税,这对于皇帝和中央而言,同样不是好事。】

【事实上,武帝后期的农民起义,也有这样的原因。】

【而为了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大族的影响力,武帝本人就颁布了法令,禁止富商兼并和拥有土地。】

【在当时,鉴于皇帝本人的强硬,以及皇帝本人的威望,加之当时皇帝自身具有的无上权力,这道法令成功颁布,并且执行了下来。】

【由此,民间的问题被短暂的压制住了。】

【而在武帝之后的昭帝和宣帝,本人的能力也没有问题,二者——或者说被授予权力的顾命大臣,均是能够压制住其余大臣和地方大族的人,因而,在这期间,西汉的问题还没有爆发。】

【但宣帝本人在位中后期,却因为个人原因纵容乃至推动了其他势力的发展,他本人在位期间或许还能压制住,可换成元帝,一切就难以控制了。】

汉宣帝的风评,在汉朝之后的唐宋明清时期,并不全然光彩。

两宋时期,一些士人见提到了汉宣帝的功过,只是摇头:“其功也,确实为中兴之主;但其之过何其之大,西汉之亡正由此始。”

他身边的人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在他们一群人之中,对于汉宣帝的评价是近似的——汉宣帝的功业确实煌煌,加之彼时西汉的情况,足以证明汉宣帝本人的能力和治国理想。

但是,汉家衰乱,又如何能够脱离得了汉宣帝?

这并不是在指责汉宣帝选择了让汉元帝即位,事实上,选择一个不那么合适的继承人造成的影响都在后面,而汉家的倾颓,在宣帝时期就已经有了苗头,埋下了祸根。

倚重宦官外戚,且放任这两者不断坐大,又奢靡享乐,征发民力和赋税,加之诛杀功臣拒绝谏言……林林总总,这些过错,又怎是中兴之功可以盖过的?

而明清时期,有关汉宣帝的负面评价,内容也变得愈发直接。

如果说唐宋时期,还较为婉转,只是评论汉宣帝之功过行为的话,那么明清时期有关于他的负面评价,内容就直接上升到了心性之上——

“恃才自傲,还喜好炫耀才能,喜欢听到他人的过错以便自己能够彰显自己明察秋毫……”王夫之一字一顿地写下自己的评语,这些评语全部都是他在读过汉宣帝的记载之后,从内心而发的感触。

“用自己的私人喜好来管理国家,将国家寄托于此……大多数这样做的皇帝,都最终使得国家倾覆。”

-

刘彻的指尖敲了敲案几。

看来,大汉自身存在的隐患到了那个宣帝时期,就已经很大了——这才导致犯错的空间越来越小,人君几乎不能犯下一点错误,否则就极易将整个天下带入深渊之中。

那么,从他这里开始,就需要分出更多的一部分注意力在大汉之上,寻找并解决埋藏在这个巨无霸身上的种种隐患。

至于那个宣帝……是他的孙辈,但竟然能够随意放任纵容外戚宦官、或许还有地方大族的坐大,他的脑子究竟是怎么想的?怎么会犯下如此错误?

是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还是在皇位继承上出现了问题,导致一个不合格的继承人坐了上来?

——不对啊!

刘彻觉得自己无法理解。

即使真的在教育或者皇位继承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个继承人不合格,但是这影响的应当也是他治理天下、处理朝政、政治斗争、眼界心胸等方面的能力。

但怎么也不应该能让他选择放纵宦官外戚掌握权力啊!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坐到皇帝这个位置上来,就理所当然地会想要握紧手中的权力,扩大手中的权力,不允许他人与自己分享这些权力……这就是一个皇帝自然而然的本能。

所以,这个汉宣帝脑子是怎么想的?

刘彻无法理解。

他承认自己也信重一些人,并且也任用了酷吏并且给了他们不小的权力,但是这些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想要收回并不困难;

且,他绝不会让这些人真正坐大,并且繁衍延续,有能够威胁皇权——不管是他自己的皇权还是日后的皇权——的机会。

【说起来汉元帝,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人选,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汉宣帝对他就有所不满,认为他过于“柔仁”,还单一的喜好儒家。】

【在一次谈话之后,汉宣帝自己感叹了这么一句话:乱我家者,扰乱我大汉天下的,太子也!】

【但尽管如此,汉宣帝还是没有改立太子,最终也让汉元帝继承了皇位。】

【关于他之所以这么选择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他对太子生母、已故恭哀皇后的深情厚谊;有人认为,是因为汉宣帝的几个儿子都不怎么样,大家半斤八两,还不如汉元帝。】

【不管究竟如何,汉元帝即位。】

【即位后的汉元帝体弱多病,优柔寡断,朝政全权倚重宦官,任用外戚;他不认同汉宣帝的苛刻的治国方式,大量宣扬“德教”,行“宽仁之法”,启用大量儒生;除此之外,于治国上毫无作为。】

【而汉元帝本人,除了优柔寡断和是非不分外,又是一个多才多艺、精通音律书法的艺术人才。】

【彼时西汉的内部矛盾其实已经积蓄到了一个顶点,只要皇帝稍稍有一点犹豫或者疏忽,就会失去控制,皇权衰减,无可挽回。若是一个强硬的皇帝,或许还能够继续压制。】

【汉元帝能够做到吗?他做不到,他并不是那种强硬的皇帝。或者说,即使他是武帝那种天纵奇才又强硬坚决的皇帝,西汉的覆亡也不过是能够拖延一段时日而已。】

【除非,这个皇帝能够做到挥刀割去所有的腐肉,与统治力量中的另一部分彻底决裂并且清除掉对方,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勉强维持住社会的稳定让自己不至于被推翻。】

【当然,这并不是说汉元帝就是什么清白的好皇帝了,他同样根本不是。他确实是西汉的败坏者。】

【在汉元帝统治下,原本在汉宣帝时期还是“祸根萌芽”的西汉倾颓的隐患,迅速生长壮大,蓬勃发展,西汉终于真正地踏上了衰亡的道路,每况愈下。】

【至于皇帝的如此作为和朝堂的混乱,表现在民间,落在百姓头上,就是生活的愈发艰难,土地的不断失去,流亡人数的不断增多。】

西汉,在汉元帝之前、昭帝和宣帝时期,民间不少地方开始陷入了混乱。

其实早在之前,这个神迹说出汉元帝时期大汉走向了明确衰败,就已经让人们开始惶惶不安,虽然有时候对朝廷不满、虽然也有人参与过起义军,但是如果真的大汉走向覆亡……

他们该怎么办?

但那时候到底还是大汉的兴亡,而没有直接讲到百姓们的遭遇。

可是,在得知汉元帝时期他们将会大量地失去自己的土地,被迫不断流亡,衣食无着,生活无望,百姓们就彻底陷入了惊恐之中。

“反正,反正现在太子还没有即位,皇帝还在,能不能让他换一个太子?!”宣帝时期,有人在慌乱之下想到了这样一个办法。

——至于说他为什么知道宣帝是如今的皇帝,元帝是下一个皇帝,那是因为……他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自然而然就知道了,可能是这个神迹带来的力量吧。

不仅是他,周围的人都在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下,清楚地明白了如今的皇帝,就是那个“宣帝”。

但是这个方法并没有得到周围人的赞同:“咱们这样的黔首,怎么可能让皇帝改变主意?而且还是太子这样的大事……”

“皇帝自己又不是不知道太子是什么情况,他自己都说了太子会乱家,可他也没有改立太子……我们怎么可能改变?”有人愤愤道,现在,他们也顾不得什么议论皇帝的大罪了。

反正天下人人都在议论,朝廷难道还能把所有人都抓了,都处死吗?

那上面可都说了,朝廷可离不开他们的赋税。

听到这些言论,不光是期望皇帝能够换一个太子的那个男子,还是其他人,都沉默了。

是啊!皇帝自己就知道太子的问题,可是他也没有更换……

所以,到底是因为皇帝真的对皇后有那么深厚的情谊?还是是因为其他的皇子也不如何?

至于说汉元帝登基之后的那什么德教、宽仁——那和他们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

皇帝要施行仁政,大约也是对着那些朝堂上的官员,还有那些个宦官外戚。

他对宦官外戚宽仁了,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能够躲过宦官外戚的欺凌,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此外,也有人开始暗暗打主意:如果皇帝真的不更换继承人的话……要不要把自家的孩子送过去当个宦官?反正,家里面现在也要活不下去了,总要卖身为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御女天下 名门艳旅 山村情事 田野花香 仙剑御香录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北派盗墓笔记 曼陀罗妖精 开局反派跟班,只剩半章寿命 曼陀罗妖精 林昆楚静瑶 穿成马甲大佬的妹妹 快穿之拯救深情男配 都市女儿国 都市花语 天域丹尊 抗战之红色警戒 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 窃玉生香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大明嫡长子 苟在边疆当藩王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大明海兵 衣冠不南渡 我的谍战生涯 穿越直播:挑战一统三国 红色警戒之小兵列传 逍遥假太监 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 美人迷城 长夜谍影 混在洪武当咸鱼 三国:马踏洛阳,何皇后惊了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皇上,系统不让我爱你 修真之龙魂 
最近更新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穿越梁山成霸业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一统大宋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大明抄家王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明狗腿子 大夏镇远侯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今天有猫了吗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txt下载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新章节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